新闻中心

聚焦行业内外,共筑企业蓝图


行业新闻
公司新闻
多彩西瑞
党建专栏
明星员工王文亮—用技术创新书写降本增效答卷
来源: | 作者:平台综合服务部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27 | 1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彰显责任担当,诠释榜样力量
4月24日,公司2025年一季度明星员工评选结果揭晓
智能配电事业部-研发部 王文亮
智慧服务事业部-营销部 侯俊
平台公司-市场部 张欢
三位优秀员工凭借卓越表现荣获表彰

本期,让我们首先走近“技术尖兵”——王文亮,

聆听他的拼搏故事,感受榜样力量
接下来,我们还将陆续推出侯俊、张欢的专题报道

敬请期待!

 

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办公室,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工程师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。他身材微胖,眉宇间透着沉稳,偶尔抬头与同事讨论时,眼神里闪烁着务实与热情的光芒——他就是西瑞公司智能配电事业部的硬件工程师王文亮,一位入职不到两年却屡挑重担的“技术尖兵”。

临危受命,以创新诠释“降本增效”

2025年年初,公司SCU电源交采板项目正值关键阶段,原负责人突然离职。26岁的王文亮临危受命,跟随部门总监奔赴北京集中攻关。从原理图核对到PCB设计,从物料选型到样机联调,他像一台精密运行的仪器,将庞杂的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。

然而,真正的挑战来自成本压力。当发现超级电容模块采购成本过高时,他主动查阅资料、研究规范,在未接到任务的情况下,自主设计了一款替代电路。经过反复测试,新模块不仅性能达标,单板成本更直降30元!“这不是简单的成本优化,而是工程师对技术的执着。”部门同事评价道。这一创新最终推动项目顺利进入量产,成为公司“降本增效”的典范案例。

敢为人先,国产化攻坚中的“破冰者”

在芯片国产化的大趋势下,王文亮接手了公司首个国产化CPU板开发任务。面对全新的芯片架构和零参考经验,他扎根北京二十余天,从数据手册“啃”起,整合外设需求、预留功能扩展,完成了原理图设计。“第一次独立负责全局设计,难免有疏漏,但王总和谭工的指导让我学会了系统性思考。”他谦逊地说。这份勇于探索的精神,为后续PCB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公司国产化转型打开了突破口。

“全能多面手”,在生产车间书写担当

作为部门的硬件工程师,王文亮的身影穿梭于研发、生产、采购多个战场。设计院的BOM审批急单,他挤出午休时间快速处理;生产线上的故障电路板,他抄起烙铁一坐就是一天。无数个加班到深夜的日子,他用专业与耐心赢得了跨部门的一致认可。

从青涩到独当一面,王文亮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蜕变。在他身上,既有年轻工程师的锐意创新,又有西瑞人“务实求精”的基因。正如他在自己的参评材料中写到的:“在优秀的平台上超越自我。”这份信念,正推动着他在配电研发的星辰大海中继续破浪前行。